筆者言:
可能有讀者(希望是有的)心中疑問,前面那一段"相對 V.S. 絕對"是天外飛來一筆嗎?
其實是因為筆者寫到無法自拔,越寫就越拖戲,故此分出其他章節,好切入正題。
------------本文開始分格線-------------
自從做了洗車小學徒以後,慢慢體會到民間疾苦,尤其是前一晚全身酸痛、疲憊不堪安個好眠以後,隔天的太陽依舊會從遙遠的地心慢慢攀爬上來... ...腰酸背痛夾帶著寒風刺骨,要在10度C的低溫,和泡沫、冷泉拼個你死我活,就能體會到勞動階級賺錢的辛苦... ...其實,除了工作內容、夥伴、上司、客人、黑道(1)、白道(2)、店家互動也讓我體會到一些人情事故。這樣勞心勞力且包含技術的工作,更能看出個體的不同:若隱若現的心機、責任心的多寡、處事的態度、能力的落差、專攻的不同。
當我體會到些許的人情事故,就告訴自己:「假如,不想一輩子當洗車工,那就要好好讀書。」
開學以後,因為表現良好,所以老闆希望我在假日仍然可以回來幫幫忙,因此身分轉變為假日工讀生。同時,開始經濟獨立,負擔自己生活起居的所有花費。
讀書是一種債務,只要將來你會升學、考試,沒讀又落後的進度,早讀晚讀都要讀。
高二開始,慢慢將生活重心轉移到課業上,補習班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的我(3),除了數學以外,
其他能從書本上摸索"背多分"的科目(4),成績都能在班上的水準之上。後來甚至,假如不算數學成績的話,我曾經衝到班上第四名,加了以後就變成第七名,為什麼還有第七名呢?因為雖然是男生班最強,不過我們班的數學程度卻連藝能科(5)的班級都比不上。(想當初... ...數學模擬考被我猜到19分,就變成全班第六名,有誇張吧?我是真的一點都不會。)
基本上,我的學習是不假他人的,而且環境也不算優良,怎麼說呢?
學風自由的山城,讓大家回憶起高中生活總是充滿了歡樂,千里迢迢來到了學校,吃個早餐,
看看報紙、漫畫、拿出GB連線對打,吃飽就睡.睡飽就吃,直到放學回家,跟遠足沒什麼兩樣,重點是學校附近的早餐店真的便宜大碗又好吃b^^"由於身高關係,我總是坐在最後一排,我的左右護法(6):一個是全台北市倒數第二名、另一個是全班倒數第二名,漫畫.雜誌.小說也是隨手可得。
高三開始的模擬考是全班倒數第四名,那時還蠻挫折的,就當置之死地而後生,認清自己的無知,就是認知的開始,然後一次次進步八名.六名.四名.. ...最後一次模擬考是班上第四名,而大考成績是全班第五名。分發上東吳社工系... ...
<相對>於過去曾經懈怠的我,的確是更用功了不少,
但是在我所落後<絕對>的學習進度而言,有些進度是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追回。
<相對>於全班的同學,可能我是名列前矛的,
但是在所有考生的<絕對>領域而言,最多只能算是考上好的私立大學。
<相對>於所有的應屆考生,我所讀的確實是掛名公立高中,
但是在全部應考的<絕對>同仁而言,我只不過是連百分之三十的精英都不算。
<相對>於全班第一次模擬考的名次,我挫敗到考全班倒數第四名,
但是在我個人<絕對>學習驗收過程而言,這樣的挫敗只是一時的,不代表我<絕對>的實力。
因此,我知道我追求的是長久絕對的未來,而不是一時相對的輸贏... ...
※注釋
(1)黑道傳說中的黑社會,想要營運的店家必須月繳保護費
(2)白道警察,也就是人民的保母。汽車美容需暫停人行道,收買警察,才不會被重複開違規的紅單
(3)補習班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自小家庭不富裕,所以從未補過習
(4)"背多分"的科目我讀社會組,文科的專用術語,例:國.英.歷.地.公民.三民主義
(5)藝能科復興高中附有特別班級,其專業領域不在學術方面而在藝能科:美術、體育、音樂、舞蹈
(6)左右護法老師常常照名次編排座位,由左至右、由前到後。
有的老師為了不影響用功唸書的同學,乾脆將不唸書的同學隔離到最後一排。
而我到最後一排純粹是身高因素Orz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下回待續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