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課程繼續講Numpy,Pandas,以矩陣的方式做處理
原來這兩個套件,含在一開始安裝的Anaconda
如果不是批量處理CSV資料開啟關閉查閱修改很麻煩
不像圖形化介面,點一點就OK,要打程式碼輸入指令
EXCEL只有二維行跟列,但Numpy可以是好幾維的矩陣,
資料套用Numpy後,可做高速大量處理
Pandas則是能將數據視覺化
體驗過就知道為什麼會用微軟office
但就算是EXCEL也只有1,048,576 列乘以16,384 欄
撈資料處理大數據時,是不夠用的
今天課程繼續講Numpy,Pandas,以矩陣的方式做處理
原來這兩個套件,含在一開始安裝的Anaconda
如果不是批量處理CSV資料開啟關閉查閱修改很麻煩
不像圖形化介面,點一點就OK,要打程式碼輸入指令
EXCEL只有二維行跟列,但Numpy可以是好幾維的矩陣,
資料套用Numpy後,可做高速大量處理
Pandas則是能將數據視覺化
體驗過就知道為什麼會用微軟office
但就算是EXCEL也只有1,048,576 列乘以16,384 欄
撈資料處理大數據時,是不夠用的
Python 完整教學 (2023) 由CodeShiba 程式柴建立
原來基礎python課已經上完了,只用5天約30小時
今天課程介紹NumpyPandas資料科學、時間函式庫、匯入CSV
第一次上到王怡婷老師的課,主要是教資料庫heidiMySQL、資訊及通訊技術
班上共30人,跟5個男同學認識講過話了
5/13 python課程上完要交個人專題
7/9 java課程上完要交專題1~4人一組
今天有學新東西,資料排版及匯入函式
老師現在的上課方式spyder實作、PTT、w3schools、python官網文檔
差點忘記更新
今天主要是教集合(set)、字典(dict)
老師從頭開始複習串列(list)、數組(tuple)
全世界最好懂的資訊科頻道,是他的頻道名稱
沒有比較沒有傷害,目前上的python老師我為什麼聽不懂想睡覺,浪費時間
ドットインストールdotinstall
差異:
進入不熟悉的程式語言前,先用熟悉的白板建立架構
挖空關鍵字,看到片頭白板有如小考有助提示回想,關鍵字是那些
影片開頭給你學習目標,不是一上課就念經
從書面學習v.s.語音+分享操作畫面
能夠知道接下來在做什麼v.s.顯示單面PPT卻容易忘記怎麼進行過來
聽到不熟悉的名詞,至少能看到什麼字要查也方便
教學的內容是真的從基礎蓋起來
職訓的老師,平鋪直敘,讓人感受不到單字、語節、句子這樣結構
更別說段落到文章的過程
再來真的跟日文有關的部分
用日語聽,我的專注度會提升
日語結構跟程式語法類似:述語在後面。一樣要從後往前一層層拆解
中文與英文則相反,動詞在前受詞在後
另外只聽看一遍是不夠的
就算是全世界最好懂的資訊科頻道的影片
一次能理解的資訊有限,溫故知新這句話是有道理的
上課時忍不住睡著,是許多人(包括我)都經歷過的痛苦體驗。這種現象背後其實有生理、心理、環境等多重原因,以下是具體分析與解決建議:
一、生理層面:你的身體在抗議
睡眠不足前一晚熬夜、睡眠品質差,導致大腦無法保持清醒狀態。
解決:強制固定作息時間,睡前30分鐘遠離手機(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)。
飯後血糖波動午餐後上課特別容易睡?因為高碳水飲食會讓血糖驟升驟降,引發睏意。
解決:改吃低GI食物(如糙米、蛋白質),或課前喝一小杯黑咖啡(但別過量)。
缺氧環境教室人多、通風差時,二氧化碳濃度升高,大腦會自動進入「省電模式」。
解決:坐靠窗位置,偷偷深呼吸幾次,或隨身帶薄荷油提神。
二、心理層面:無聊與無力感
課程內容脫節老師照本宣科、缺乏互動,或內容太抽象(例如:「這公式未來會用到」但沒舉例)。
解決:主動預習,列出「想搞懂的問題」帶著目的聽課。
把筆記改成「提問式」(例如:「這概念能用在什麼現實場景?」)。
缺乏掌控感覺得「學了也沒用」或「根本聽不懂」時,大腦會直接放棄專注。
解決:設定小目標(例如:「這節課只搞懂一個重點」)。下課後立刻實踐所學(例如:用剛教的程式碼寫個小功能)。
三、環境與習慣的陷阱
被動聽講模式單純「坐著聽」是最低效的學習方式,大腦容易閒置。
解決:動手寫筆記(用思維導圖、康奈爾筆記法強制思考)。
偷偷提問(即使心裡默問:「為什麼老師這樣說?」也能激活大腦)。
姿勢錯誤趴著、托腮、癱坐會讓身體誤以為「該休息了」。
解決:故意坐直、雙腳平放,甚至輕掐自己大腿(物理清醒法)。改用站姿聽課(如果環境允許)。
四、對症下藥的「防睡策略」
短期急救法(課堂上)偷偷嚼口香糖:咀嚼動作能提升大腦血流量(但別被老師發現)。
冰水刺激:喝一口冰水或含冰塊,瞬間清醒。穴位按壓:按壓虎口(合谷穴)或耳垂下方,親測有效。
長期改善方案
改變學習模式:把課堂當成「解謎遊戲」,例如:預測老師下一句話要講什麼?把知識點轉譯成梗圖或迷因(腦內惡搞)。課後5分鐘復盤:快速寫下「今天學到什麼?哪裡卡住?」(強化記憶錨點)。
關鍵心態:睡著≠罪惡
偶爾睡著是身體的自我保護,不必自責。與其糾結「為什麼睡著」,不如思考:這堂課值得我調整作息來保持清醒嗎?
如果內容重要但形式無聊,如何自主補救(例如找線上資源)?
真人真事:我曾在大學教授講解「資料結構」時睡著,醒來後發現全班倒了一半…
後來我改用「邊聽邊畫程式流程漫畫」的方式,反而記得更牢——找到你的清醒開關最重要!
(如果連這些方法都失效,代表這堂課可能真的該翹了… 噓~)
上課越來越想睡覺...因為聽不懂的比例越來越多
今天迴圈上得更深,加上break及contine,配合range
另外自定函數。
參數引數、全局變數區域變數
字典、串列感覺有地方被跳過
可能暫時用不太到
簡單說,集合相關{}[]()還沒上完的感覺
顯示、輸入、選擇、運算都教完的現在
資訊的文書跟運算沒什麼大問題
製作傳說中的99乘法表,99乘法表沒想像那樣難做複雜比用EXCEL難做就是了。
譬如有講到:取最大公約數、算圓形梯形面積、華氏攝氏轉換等
確定上課的模式了,就是上午3小時下午3小時,剩下一小時作練習題
這禮拜的上課時數只有正常的1半
一個下午加兩天,明天清明連假連休4天
承先啟後的四天,進度沒補起來就會跟不上的那種
我知道光看是沒有用的...至少要先看過
要操作熟練變成自己的語言orz
原本老師說剩下四個迴圈公式要講解,我想說才1600要提早下課?
講完結果是叫我們寫段code,把這兩天學到的綜合測驗
設計二個程式
功能運作後要再回到主選單來選擇功能。
程式一開始--> 請輸入您想要使用的功能
1 -->計算BMI ,
請輸入姓名,身高、體重;運算完請給予建議。
2 -->計算匯率
請輸入您要換匯的金額(台幣)
請輸入您要換匯的幣別 --> (1.日元 2.美金 ...)至少三種
我當然是...寫不出來!
回家問了生成式AI,說這個題目共有以下概念
軟體工程師最重要的是自學沒錯,3個月職訓想把資訊工程系4年的功夫學完是不可能
但我還是想抱怨,老師教得不好。並不是說老師能力有問題,而是跟我理想有落差
讓學生好懂很重要,講得技術再厲害聽不懂就沒意義,事倍功半or事半功倍就是看有沒有人提點
課堂標題有AI chatGPT應用至今也沒介紹,是很簡單大部分的人知道怎麼用
課後複習不易,程式語言課本是很沒用,但這是我們上完課的浮木
文組理組當然有差,一次教太多也學不來。唉
從繳交的code能看出班上還是有很厲害的人
上完10小時就能寫出?大多數的人都不行啦
不能請GPT寫完複製貼上,但能翻閱、擷取、修改、討論等方式解答
我最後是複製同學繳交的檔案片段的code,就我應該會的部分而已
每天都是帶著疑問沒學會的地方回家,然後想辦法補完
好不容易補完,不預習的話,隔天就要掉隊
別想能從老師這邊學會。他當然有在教
我也需要每天來上課,才會學習
望這三個月能步上軌道,漫長的開始
從零開始其實就是巨大的進步
就算只是4堂課
1310~1400 python軟體介紹,安裝操作套件
1410~1500 數值型態:整數、小數、不零
1510~1600 字串與數值的判斷與變換
1610~1700 數值與字串的綜合輸出。有地方掉隊回家研究看懂了
重要觀念不是觀念
重要觀念是熟練,多操作幾次後
認識兩位同學
A是甄試考那天有說到話,我們都是從140位擊敗100多位而有幸當同學的,非自願離職60%失業補助
B是分配這100多天都會坐我旁邊的同學,青年專案8000津貼
B同學相對來說很積極甚至莫名的敵意,他認為在場的同學將來都是競爭的對手,
他不會只甘於做台灣的軟體工程師。雖然我們在初階班,
但他的學習不僅在規範的課程,就是他來聽課會想睡覺。
午餐跟他一起到新光三越的美食街吃
課前日文預習1800~2300 【高校生~IT未経験】Python入門講座
課後英文複習0630~0800 Python Full Course for Beginners [2025]
相較12小時保全0700~1900來說,只有7小時的課程輕鬆很多0900~1200+1300~1700
甄試約140人
9~11點說明會
11~12點筆試共50題,考古題大概只有一半,另一半是數理推理
上機考成績馬上出來86分,我應該是第18名
14點開始面試,從筆試前60名要篩掉一半
問卷清楚課程內容嗎、上完課的就業計畫...
3/26公布錄取名單
上課時間0900~1200、1300~1700
通勤很方便不到3個紅綠燈。會打分數不合格就退訓
30%上課狀況
30%術科
40%作品(單人專案)
其實美國及中國的就業市場不樂觀,跟疫情期間相比職缺數腰斬
另外,我自己也會懷疑抽離,該從事軟體工程師嗎
接近40歲的自己,以前沒想過自己會是軟體工程師,以前有興趣的話不會現在才開始學習
這行日新月異要不斷自學,考試可以這題不會,但工作是寫不出來或不允許寫錯
以下是給自己的回應
轉職的主要念頭是為了薪水發展性,相較於日文跟保全的工作
日文系或文組非本科系轉職的案例不少
ChatGPT可以幫助學習
多會一項技能很好,學進來寫出來,寫程式的我依然是我
進修至少人生是在往前
比時間更重要的是專注力
簡志峰159hour 該自行補Spring Boot 框架
ESG永續淨零(3小時):概念釐清、AI科技與永續淨零
AI技術ChatGPT生成語法之應用
Java基礎程式語言(41小時): Java簡介、 資料與變數型態、 運算元,運算子、 流程控制、 迴圈結構、 陣列、 字串、 方法
Java程式應用(57小時):開發與執行Java程式、 建構類別使用封裝機制、 使用繼承機制建立類別、 輸出入資料流基礎理論、 實作多執行緒應用程式
Java證照輔考(21小時):考題模擬試題、 操作與講解、 上機模擬考
專題實作(二)(37小時):數據整理與創意發、 實作分工 、 開發設計與測試 、 驗證與修改、 簡報製作、 報告演練、 專題計畫書撰寫、 專題動機討、 相關文獻探討、 系統架構分析
簡志軒173hour 該自行補Django 框架
AI技術ChatGPT應用(12小時):自然語言處理簡介、 ChatGPT基本原理、 使用ChatGPT進行文本生成、 使用ChatGPT進行對話生成、 ChatGPT的進階應用、 ChatGPT的倫理和限制、 實際應用案例和專題
Python基礎程式語言(35小時):AI技術ChatGPT生成語法之應用、 Python 技術及開發環境介紹、 資料型態與變數、 判斷式與迴圈、 串列與元組、 字典與集合、 結構控制與函式
Python資料數據視覺化應用(35小時):Python與資料分析應用、 資料蒐集實務、 資料處理、 圖表處理、 資料庫應用
Python網路爬蟲資料擷取(35小時):建構 Scraper、 HTML解析&語法分析、 資料擷取函式庫、 資料處理、 自然語言處理、 動態網頁處理、 爬行財經網站、 爬行PTT網站
Python證照輔考(21小時):考題模擬試題、 操作與講解、 上機模擬考
專題實作(一)(35小時):程式開發需求評估、 設計專案規劃、 程式語言撰寫、 程式除錯與發佈、 專題成果發表
王怡婷84hour
Git分散式版本控制(12小時):Git命令行、 基本的Git概念、 文件管理和索引、 原子變更集
資料庫設計與應用(40小時):資料庫概論與 安裝、 SELECT 基礎查詢、 運算式與函式、 JOIN 與 UNION 查詢、 CRUD 與資料維護、 字元集與資料庫、 儲存引擎與資料型態、 表格與索引、 子查詢、 Views
資料庫證照輔考(10小時):考題模擬試題、 操作與講解、 上機模擬考
資訊安全概論(14小時):
ICT共同職能課程(8小時):
資通訊科技發展趨勢:
雲端平台應用:
線上協作工具應用:
資訊數據處理:
資訊安全管理責任與規範:
周家祥21hour
商業簡報應用(10小時):企劃以及提案方法、 企劃書與提案書的整理方法、 經營計畫、紀念活動相關規範、 平面廣告文案、 版面創意設計、 品牌形象設計整合應用、 簡報編輯、 圖表分析應用、 簡報效果處理技能、 簡報母片製作與應用技能、 產品功能展示簡報製作、 SOP流程簡報製作、 圖文整合編輯企劃專案演練
作品集數位化建構(11小時):電子書前期規劃與設計、申請線上電子書空間(ISSUU、Calameo、FlipBuilder、FlipHTML5、Flipsnack、Flip PDF…等等)、上傳PDF、依各平台調整設定、設定分享連結
徐英傑、陳盈君13hour
教務管理規定(1小時):學員權益宣導與說明、 申訴管道說明、 出缺勤請假作業說明
職業道德與職場工作倫理(2小時):職場倫理基本概念、 職場倫理的意涵、 專門職業與職場倫理、 職場倫理的必要性、 職場倫理的範疇、 職場倫理契約
性別工作平等(3小時):性別平等工作法解析、職場性騷擾之防治、職場霸凌之防治、性別主流化及反就業歧視
職涯規劃暨勞動法令(3小時):勞資爭議處理實例解析、 初進職場不可不知的勞動權益
就業市場趨勢分析及求職技巧(4小時):相關產業願景、 相關產業趨勢發展、 行業介紹、產業特性與工作流程、 探索職涯目標、 評估自我能力與職缺需求落差、 履歷自傳診斷、 履歷個人特色展現、 求職目標分析
該自行補 網頁工程師必學!TypeScript初探教學 + Node.js
學語言和程式哪個難? / 兩者的投資報酬率差很多!!! | 青茶語
看到影片,讓我想是不是找到方向了
1.學程式語言比學人類語言省力、不用聽說只要讀寫、鮮少破音多義字
2.推陳出新經驗老道不重要
3.底薪高於大多職缺
4.不被產業拘束
5.獨立作業被人影響因素少
日文、英文、軟體程式 → 專案管理、行銷、國貿、全端工程師
雖然專精一項技能,成為師字輩,收入就不是大問題
但專精也沒那麼容易。
求職網站上的職缺會日文、英文在市場的薪資待遇也不厲害
只要不是老闆或業務、師字輩的職員,甚至是繪師薪資要6萬以上很難
10年前,程式的待遇就比企劃、畫家多一倍
這幾天就開始做功課... ...
樂觀的是,軟體工程師沒有科系的限制跟門檻
【心得】高中沒畢業 大學休學 透過自學+資策會 轉職成菜鳥工程師的心得 -入職上班後-
舞蹈系未畢業生轉職軟體工程師!零基礎自學,只花三個月!|Rara做自己
【阿布X布布】日文系畢業轉職軟體工程師六年經驗分享|非相關科系畢業當工程師照樣年薪百萬|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軟體工程師
甚至本科系畢業要成為軟體工程師,也不是那麼順理成章
資工系學什麼?我適合嗎?學歷重要嗎?都在寫程式?畢業生經驗分享
相反的,讓我猶豫的資訊
美企颳西北風! Q1裁員人數超越2022全年|華視新聞 20230419
培訓班30人成功轉職的人數約5位
資策會課程的學費要11萬5千(我的情況,超過30歲自願離職)
產業新尖兵計畫補助每位青年(30歲前)最高10萬元學費,另為提升青年訓後積極就業動機,青年參訓時先自行負擔1萬元訓練費,若在訓後90日內成功就業,除可申請領回1萬元訓練費外,為讓青年在訓練期間安心受訓,每月還可以領取8,000元學習獎勵金
本來想進修英文,但離家比較近的時代英日語上課的時段不理想+費用4萬7
自修一個人很難,上課期間東吳城區部人多(現在放寒假了)
培訓軟體工程師的話,資策會距離方便
或許學什麼都OK,重點是人生的藍圖
「失敗できる男」這個很重要。
這份工作,是以我目前能力來說較適合的選擇
專案管理&日語 + 接受的待遇 + 大公司 + 離家不遠
至於職訓有沒有幫助...讓我有緩衝,充實規律2個月的課加上津貼、認識不同人、熟悉大同
對於美術、行銷有基本概念、架設粉絲團
只可惜從6月到現在這段期間,我是不太快樂的
還有四天的假...
要開始有時間觀念
要準備好面對人際關係
雖然沒能將課本翻完、做出理想的網站、隨心所欲的弄出想要的影像... ...但這也正是提供我培養額外的興趣
課程什麼的也別在想了,MOS & DPF就自修吧
加強自己聽說讀寫的日語能力
然後在工作生活上,廣泛的嘗試與學習,學得像個大人
學著跟問題相處,用一個最沒有得失心問心無愧的心態
讓別人自己也喜歡的,活下去
12月開始了,16日就是職訓的最後一天了。
徬徨?期待?
受訓360個小時就要結束了,往返大同大學60幾天作習,是為了協助我們重回職場,求職是應該也是必經的過程。
藉著強制性的職訓課程,到了新環境、建立學習目標、認識新朋友...當中也有不愉快的事情。
但這都是一時的。隨著課程接近尾聲,須面對現實,結算自己目前的狀況&能力。
客觀來說,並沒有比剛退伍時的狀況還差,但年紀跟周遭讓我懼怕。
先從承認開始。睡覺是在逃避是防衛機轉、第一要跟爸爸交代的這段時間不是浪費、不可以讓我的日文退步、受訓的實質幫助有限。
其他潛在的期望&愧疚,暫時不會有立即迫切。
還有2個禮拜,這兩個禮拜要很認真很認真的過。
很多問題、道理都懂,而怎麼過其實心裡知道。
很明顯的將情緒表露出來,應該是負面思考的情緒被啟動了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懷抱的煩惱。為家人、未來、社會的紛擾、工作面對雜事、自己期望的落差、對自己的不信任,覺得孤單卻也不知該怎麼做才好... ...
還好有家人。要再一次步入職場就像要走出家裡上小學那樣,要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重新學習。
我跟你都不想處理複雜的事情,討厭麻煩。討厭麻煩,就會想培養不需要面對麻煩的技能,這種情況就很難說是不是逃避。
我們有一些自以為是的堅持,不想套用的價值觀or行為模式,沒有意義的排斥。到頭來會發現,這些都不實際。
其實世界是很大,機會也很多但不一定是好的機會。
既使是如此,無法創造機會的我們,還是得去應試
來到這邊的人,雖然這邊無法做為社會的代表,但會給你一些省思
先不假設年輕的他們,會是怎樣。但眼前的這些人,做很多事真的很吃力。像云云眾生那樣,起眼的不多。
應該務實一些。
拼了命的大量學習。
時間到了,腦子的彈性或許會再多一些。
12/16後,回想這兩個月經歷的一切、認識的朋友、增進多媒體的技能
那麼不管這中間,是不是有苦有悲為難遺憾的地方,是不是都能笑笑的看待
若之後的職涯因此開掘了不一樣的選擇or道路,對這裡的想念應該會超乎想像。
大同大學可能是我人生中,最後的加油充電站。
其實,一切還是看現在的我。
如果有煩惱就盡情地去煩惱吧、如果想懶惰or放空就盡情的擺爛吧、如果想一個人靜靜就盡情的自閉吧...
因為我知道,這是我最後一次的任性了,就要認真務實地面對自己的人生了
重新翻這部日劇出來看,因為和自己的近況有些類似,感觸特別深。上面連結有簡單介紹
擷取幾張感同身受的場景。
身分轉變重新求職,感覺身邊的人比自己優秀感到十分的扼腕。
社會觀感的壓力。首次要做個大人跟惡鄰居處理事情。
不是真心想來這邊,因此對團體規定就沒用心。
瞧不起這裡忙於撇清。但其實每個人會來到這邊的因素都不同,其中也有很認真積極的人。
找朋友散散心甚至是前女友,卻發現每個人都過得比自己好,朝著各自的人生邁進
回到家...可能有些看不起父親的某些地方,但其實父親很不容易
完成學業,別人和自己都對未來有些期待
想到學生時期...平凡的日子也變得很幸福
想到最初爸媽年輕,一切都還很美好的時候。
然後,現在的自己...
今天開課【網頁設計暨網路行銷班】,這是由台北市職能發展學院(前勞工局職訓中心)委訓大同大學
全天班,星期一~五早上9點~18點。但有限制待業民眾才能參加。
離職後沒有直接找工作,是因為難得能用非自願離職的身分上免錢的課,確實上完課還有津貼可以領
剛好想增加競爭力 & 30歲前的沉潛。
原本9/17就應該開課,中間延期了兩三次10/13終於開好課了
用非自願離職身分報名,要先準備文件至就業服務處申請推介單,再拿推介單&其他報名用資料到委訓單位報名
開班前需要先甄試(含面試),以這個身分上完課程,勞保局還會匯入津貼到戶頭。
先談談心情好了。
其實是有點複雜的,講難聽點上課的人並不是非常優秀。
有能力跟方向的人,應該忙都忙不完地在上課或工作,並不需要來這裡,
過了讀書的年紀,工作or生涯規劃觸礁,才會來到這裡。
有問題的可能是我自己的心態,但至少每天來這多少有點刺激也比較充實。
密集的兩個月,做為一個過渡期或許也好,至少經歷過這一段就會認命好好工作
假設來這邊是浪費時間,津貼不無小補,體認到必須靠日語吃飯那會更專精我的本職
最近的我很自責。
快30對自己會有些期待,要對家裡有些貢獻、工作上應該有些成就、生活交友應更繽紛,淡淡的也有些絕望
19歲的時候就有過這樣,那個更年輕的我還可以有些藉口,29歲的我就責無旁貸,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至少要養活自己的爸爸媽媽。
談談今天上的課程
教務說明、行銷(心智圖、關鍵字)、潛能開發(正向思考)
這三個課程實際的幫助不大,對我來說比較有意義的是正向思考,失業的人是需要一些精神鼓舞的...
明天上的就都跟網站架設有關,這也是我比較有興趣的地方。
老師有說,把該做的事做好,樂在工作而我現在的工作就是上課...
給自己正面的反饋力量吧!
運動、日語、網頁。